华夏的来历初考
2018-03-12 15:17:54
  • 0
  • 0
  • 1
  • 0

华夏的来历初考

 文|黄饮冰(楚天孤客)2009-12-10 14:41:15首发在黄饮冰的凤凰博客(此博客消失了)


华夏——”“崇拜到族群统称

 

1、“华”的含义和历史演变——“火”和“花”的崇拜

人们发现、使用和发明人工取火,是人类进步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在中国远古,就形成了“火”崇拜,而且是华夏先民的第一崇拜和普遍崇拜。

我在《华夏先古族群——由燧人到神农》一文中说过,由于火势很大的时候,火发出的声音是“哗哗”,远古人类根据声音把火命名为“华”,所以火的原始名称是“华”,现在用的“火”的造字依据是象形,是后来的称呼。所以“华”是华夏第一次区分人群的标志——善于人工取火的族群,就是华人,其他的人,就依然是“茹毛乳血”的野蛮人。燧人就是华人。

可能从姓族时代开始,由燧人原始群(猿人群和无系人群)分化出来的各姓族,如允姓、风姓、婼姓等,就拥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号或信仰—“华”,她们对外统称“华”,在进入到氏族时代时,由燧人原始群分化出来的各姓族又分化出来多个氏族,如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也继承了“华”的称呼或信仰,形成了最早的“华” 系族群,即最早的华人族群。

从传说看:距今三万年前,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距今约二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可见,在距今三万年前,燧人原始人群开始结束群内交配习惯,建立群外婚配制度,在距今两万年前,开始创立姓族制度,完全从无系人群时代进入到母系姓族时代,人们按照母系血缘为纽带生活在一起。

从考古看,距今1.8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技术,并按照血缘关系组织在一起过着集体生活,这个集体被称作“氏族”(我称作姓族),当然,每个姓族都有自己的特有称号和姓徽,这就是所谓的氏族图腾徽铭制。传说和历史是一致的。

华胥氏族,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华族,就是崇拜“华”的族群。华胥氏族的源头是华胥,发扬光大人是伏羲和女娲。华胥,最初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女人的名字,中国人有用最美好的、最绚丽的字词为自己的子女命名的传统,华胥的“华”,来自“华”崇拜,就是当时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最绚丽的字词,“华”象征象火华一样美丽或繁盛的事物;胥,是“齐”和“皆”的意思,形容词,是对“华”的引申和肯定,如“万事胥备”,所以华胥的意思就是“美丽齐备、品行皆优”。这个伟大的女性没有辜负人们的希望,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始祖,因为她的后代形成了伟大的华胥氏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胥所处的时代,是母系姓族(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华胥所在的风姓姓族,是有血缘交换关系同样有“华”崇拜的燧人族群中的一支。 

燧人族群的“华”崇拜,经历了几次演变,跟燧人族群认识“火华”和植物的“花华”有关。开始的火,传说是“燧人取火于明日”,这其实代表的是学会利用自然火和保护自然火种技术,远古人认识到“火可由日生”的道理,所以远古时期燧人族群的“华”即是日,华崇拜也就是太阳崇拜。在掌握人工取火技术后,火从遥远的太阳那里来到了人自己的身边,火成为人能够随意取得的,华崇拜演变成火崇拜,华字就是火。在人们的采集工作中,人们也认识到植物“花华”与果实和种子的联系,所以人们也十分注重后“花华”。在后来种植业兴起,人们更加重视植物的“花华”。由于花果瓜菜有艳丽的“光华”,故又以“华”指称瓜果,如“树华”,甲骨文的“华”字,就是一株挂着果实的花树。在种植业兴起后,华崇拜则则重于花(树华)崇拜,由于花(树华)与太阳的关系,衍生出了“皇”崇拜,皇就是完全的日崇拜。

因而 “华”,就是日(日华),也是火(包含有“火花”的意思),还是化(树华)。

在神农氏族继承了“华”的称号后, “华”被专用化和神圣化,为避免与“华”混用,才创造了“火”与“花”称呼(也可能是字)。

因此,华胥时代前期,是火(“日华”、“火华”)崇拜(自然灵崇拜),后期则是花(花华)崇拜(是植物灵崇拜)。  

对于或的感受,南方人和北方人是不同的,“华”由“日华”“火华”到“花华”的转变,反映了“火”在南方人们心中由神圣到习惯的历程,随着人工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火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火就逐渐失去了神秘感,在种植业兴起后,在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花”的重要后,火逐渐淡出了南方人们的崇拜,所崇拜的“华”的内涵就转变成了“花”了。

但在北方,由于温度低,遥远的太阳并不能成为人们日常的取暖依靠,火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灵明,所以,火崇拜在北方一直具有神圣的地位,花崇拜在人们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日倒不被人所重视。

无论如何,“华”作为我们的人种属性,永远地刻印在了我们的身体上、血液中。

人工取火技术,是北方族群发明的还是南方族群的发明呢?我们知道,距今160万年—1.1万年间的一段寒冷期被命名为第四纪大冰期,即“冰川时代”。在第四纪冰川期到来时,我们人类还没有真正诞生,科学的一句话就是,人类是在第四纪冰川期内诞生的,我们现在也依然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期里。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初,冰川覆盖了整个北半球。这160万年,正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华”(火)的崇拜是早期人类的共同崇拜,由于南方相对适宜于人类生存,温度较高,人们有自然火种就满足了,只要掌握“保存火种”技术就能满足对火的需要,北方却不行,因为火种相对难以保存,只有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才能在北方生存下去,这就会促进北方族群对人工取火的思考,所以,无论是“钻木取火”还是“燧石取火”,都是北方人的发明,燧人氏产生于北方的可能性大,燧人族群生活于北方河套地区的认识是合理的。

2、夏的含义和历史演变——灵魂崇拜的人

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曾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我不知道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也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他的观点,证实了华夏中的“夏”字不是来源于“夏朝”,跟我是一致的。

也有观点认为,“华夏”的“华”应为“华胥”,“夏”为“人”,所以“华夏”即“来自于华胥国的人”。据考证,上古汉藏人可能都把“人”叫做“夏”———殷墟甲骨文里的“夏”字就是一个“人”字;《越绝书·吴内传》:“越人谓人铩()也”,至今壮侗(百越)还把“人”叫做“铩”,闽语也把“人”叫“铩”(“夏”)。所以,我认为,“夏”在先古时代指人是肯定的,要探讨的是“夏”是指什么样的人?夏的内涵是什么?

华夏的来历初考 - 黄饮冰 - chutianguke的博客

 

 

 

华夏的来历初考 - 黄饮冰 - chutianguke的博客

 

 人面鱼纹彩陶

 

夏的造字,是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两足。合起来就是头戴冠冕的人。比较上面的两个构图,你会发现“夏”的造字根据,就是“人面鱼纹”图。

1)“夏”是原始语言中对“鬼”的称呼,代表“灵魂崇拜”,即先古华夏人的“夏”崇拜——“夏”指“崇拜鬼神的人”

我认为,夏,是华人进步到灵魂崇拜的阶段产生的。夏,是原始语言中对“鬼”的称呼,而“鬼”,就是“灵魂”,代表“灵魂崇拜”,也就是“生命崇拜”和“鬼神崇拜”。

“夏”崇拜,始于“人面鱼纹”图画流传时期。上图中,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额的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同样内容的彩陶盆,在半坡遗址中曾出土几件。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

我认为,这个图画表现得原始内容,是“亡婴再生”,表达的内涵,就是“生命轮回”。

先看嘴两边分置的两个变形“鱼纹”: 是鱼纹吗?我不是,应该是女性的阴唇,代表的是女性的生殖器,表现的是女性生殖崇拜,说明此族群还处于女性为主导的姓族(传统成之母系氏族)时代。

圆形人面:代表一个婴儿正从母亲的阴唇内出来,但不幸的是这个婴儿刚出母亲阴唇就死亡了。所以圆型人面代表的就是出生后夭折的婴儿。此婴儿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寄托了当时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和对亡婴再生的期望。

嘴旁分置的两个变形鱼纹:这是很形象的鱼纹,代表的是“食物”,亡婴族人提供的给亡婴在重新投胎的路上吃用的。

额的左半部的黑色形物和额的右半部的黑色半弧形物:是山的代表。两座山相连,为群山的意思,山是祖宗的生活故地,如我现在生活的村庄在平原,但人死后,不称作“埋葬”,而称作“送上山”,但我们这里没有山,小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明白“送上山”含有送死人回到祖先那里去的意思。人死后回到大山林,就是回祖驻地。

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代表的是“火烛”,是招引亡婴在阴间黑暗路上行走的火炬。亡婴的父母和族人担心亡婴从此陷在黑暗中找不到回归祖先住地的路,所以给与亡婴火炬。

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上的鱼鳍形物:代表另一位母亲的阴唇,表示亡婴进入到另一母亲的怀抱胞,预示着亡婴的再生。

整个图画,描写的就是亡婴再生的美好画面。这是一个文化和文明成熟的标志,是一个共同的文化认识的符号。当时人们给这个图画的命名,也许就是命名为“夏”,后来这个图画就演变成了“夏”字。

“夏”的本意是“鬼”,人们认识到鬼的存在后,人类的思考深入到了生命的内涵和生命的意义,产生了“万物有灵”和“生命轮回”的观念,形成了“灵魂崇拜”的原始宗教教义,建立了初步的以尊重生命为内容的鬼神祭祀的文化,“夏”演变成了“灵魂崇拜”族群的族徽,成了区别于他族的文化标志,“夏”也就进一步演变成为了该族群对“人”的自称,他们自称为 “夏”,意即“崇拜鬼神的人”

2)“夏”向“鬼”和“文”的转化及“鬼”和“祖”的联系,“夏”指“崇拜祖先的文明人”

“夏”内涵的“鬼”的含义,就被分离,人们专门根据“夏”创造出了“鬼”字(鬼来自夏的上半部),专门用于泛指“不能享受到祭祀或不能轮回的死人的魂魄,即所谓的孤魂野鬼”。下半部演变成“文”字,“文”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是华夏历来优越于四邻的根本标志。

《礼记。祭法》说“大凡立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借曰折;人死曰鬼”,说明了鬼的来历。“祖”是由“鬼”来,因为,自己姓氏和家庭的“鬼”,由自己姓氏和家庭来祭祀,要祭祀就要给那些死去的先人们设立牌位,这些牌位就是“且”(古音zu),自己家和自己姓氏的“鬼”就是“祖”了,就形成了先祖崇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明了文字起源于“依类象形”即图画,在仓颉造文字后,新的文字鬼神不认识,得不到祭祀,所以天哭鬼嚎,这其实是天下各姓氏对黄帝统一和丰富文字后导致自己本族的文字不能使用和取消各氏族的祭祀权的不满情绪的真实写照,因为黄帝力量太大,各氏族不敢直接表示不满,就只能借助自己各自的家鬼来表达不满。

所以,在先古时代后期,“鬼”就是“祖”,当时没有“祖”,只有“鬼”。在氏族演变成氏族国家和氏族国家联邦后,氏族的平等地位被打破,有的成为了统治氏族,有的成了被统治氏族,有的氏族失去了氏族称号,变成了奴隶,导致各氏族的鬼的地位也有所不同,故而对鬼也进行了划分,《礼记。祭法》说:天子建立七庙、一坛一墠。七庙为: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都是每月祭祀,祖考庙之上的祖庙叫“祧”,有昭穆二祧,只有四季祭祀,在祧之上的不受祧庙的祭祀的而设祭坛。比祭坛还远的祖先不受祭坛,而改为墠祭,有祈祷时祭祀,无祈祷时不祭祀。比墠祭更远的祖先就泛称为鬼了;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五庙为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每月祭祀,显考庙、祖考庙只有四季的祭祀。六世祖坛祭,七世祖墠祭,坛祭和墠祭有祈祷时祭祀,没祈祷时不祭祀,八世祖以上,就泛称为鬼了;大夫三庙二坛,三庙为考庙、王考庙、皇考庙,只有四季祭祀,显考、祖考没有庙,有祈祷时筑坛祭祀。六世祖以上就泛称鬼;嫡士二庙一坛。二庙为考庙、王考庙,只有四季的祭祀。皇考无庙,有祈祷时筑坛祭祀,显考以上就泛称为鬼;官师只一庙,即考庙。王考无庙,在考庙中并祭,皇考以上就称为鬼;庶士庶民不建庙,死去的就叫鬼。那么,凡是不能享受到祭祀的死人,都叫做“鬼”。

“祖”为什么会在先古时代的后期出现呢?因为氏族的融合出了战争兼并以外,还有主动依附强大氏族方式。依附的手段,建立宗法关系,古语谓之“认族归宗”,即依附而来的弱小氏族,认强大氏族的先族为自己氏族的先族,自己氏族作为强大氏族的次级氏族归宗到强大氏族的统治下,使用强大氏族的氏族称号为自己的氏族的上族称号,所以在祭祀中必须给“鬼”定位置、分级别,重要“鬼”就升格为“祖”了。“夏”就指“崇拜祖先的文明人”

3)“夏”与冠冕的联系——夏的含义演变成“冠带之文明人”

随着历史的发展,“夏”对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观察,人们发现小孩成长过程中最最难合拢的地方是脑门,小孩之所以容易夭折,就是因为魂魄从没有合拢的脑门处逃出来了,所以脑门被称为“性命凼”,为了留住魂魄,确保小孩成长和人的生命安全,人们根据“人面鱼纹”图制作出了冠冕, “夏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演变成了 “冠冕之文明人”的意思,华也包含有华丽的服饰的意思。所以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代也自称“冠带之族”

随时代的变迁,“人面鱼纹”装饰演化成了象征权利的官帽,特别是明代的官帽样式,跟“人面鱼纹”装饰太一样了。

古代官帽从什么时候开始两边有耳朵的,没有研究。但后面的“两耳”是一定有的,唐朝的耳两下垂、宋朝的直长、明朝的短宽!民间的帽子后的两耳也有变成两条飘带的。

由以上对华夏的分析,在先古时代,华夏是指“来自华胥族的崇拜鬼神和祖先的文明人”,所以,“华夏”就是“华胥夏”(今语华胥人)的简称,它作为族群的名称,在仰邵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而且是作为华胥的后裔的共同自称在使用。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